西安蓮湖區:道路清掃保潔標準化4628
來源:《中國建設報》 2017年4月30日
亮點:通過推行標準化管理,實現了由突擊整治向常態化管理的轉變,建立了管理要求明確、作業程序規范、考核標準一致的長效機制。道路清掃保潔質量得到提高,打造了12條精品道路、35條標準化示范街。市民對當地市容環境衛生狀況的滿意率達90%以上。2017年,蓮湖區市容環衛標準化管理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蓮湖區地處陜西省西安市中心城區,面積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9萬人,共有道路394條,清掃面積達674萬平方米。由于是老城區,地處商業繁華區域,垃圾產生量大,管理死角多;加之受黃土高原干燥氣候的影響,易形成道路灰帶,道路清掃保潔難度大。2009年,針對清掃保潔管理目標不明確、作業過程不規范、檢查考核不量化三大弊端,蓮湖區全面推行市容環衛標準化管理,有效解決了誰來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問題,取得了明顯效果。
問題:清掃保潔管理目標不明確——干得粗放、管得隨意,作業質量和評價結果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變化,大街小巷不一樣,平時節日不一樣,檢查與不檢查不一樣。管干雙方困惑多,保潔效果不理想。
做法:制訂標準,實現管理體系的標準化。
制訂3類12項管理過程標準,確定3類5項管理效果檢查標準,構成從管理目標到管理過程再到管理效果的閉合管理體系。
道路清掃保潔作業標準化管理體系由過程控制體系和監管考核體系兩個部分構成。過程控制體系包括3個方面:一是道路清掃保潔標準、機械化清掃標準、道路沖灑水標準、灰帶治理標準等7項作業程序標準,二是3項人員設備配備標準,三是兩項購買服務標準。
監管考核體系包括監督檢查制度、考評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其中,監督檢查制度包括綜合檢查、專項檢查和日常巡查3項制度。
問題:作業過程不規范——粗放式、運動式、突擊式作業,保潔員上崗干什么、怎么干,道路灰帶誰來清、怎么清,沖灑水作業灑幾次、怎么沖、怎么灑等程序不規范、效果不穩定。
做法:執行標準,實現作業過程的標準化。
作業程序標準化。一是規范保潔程序。道路清掃保潔作業實行“五步工作法”,即一掃、二轉、三撿、四掏、五清?!耙粧摺本褪菄栏駜纱纹諕邥r間,3~10月早普掃4時~6時,冬季作業順延半小時;午普掃13時~15時;一、二類道路和重點區域17時~19時加掃一次?!岸D”就是全時段巡回保潔,達到路面見本色,隔離欄下、樹坑內、下水井箅口無雜物、落葉、積塵、污水?!叭龘臁本褪遣婚g斷撿拾道路、廣場和綠化帶各種雜物?!八奶汀本褪嵌〞r清掏果皮箱,每日早普掃后、晚加掃前清掏一次,對繁華街區的果皮箱隨滿隨掏?!拔迩濉本褪羌皶r清理路面立面各類“野廣告”,亂寫、亂畫及時覆蓋,與底色保持一致。
二是規范機掃作業。全區41輛機掃車定時間、定路線、定車次、定責任,實行濕法作業,加裝GPS定位系統監控運行軌跡和車速,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0.14%。
三是規范“兩沖兩灑”。配備灑水車29輛、多功能洗掃車4輛、噴霧抑塵車3輛,嚴格落實GPS監控,每日早晚進行兩次沖洗作業,上、下午進行兩次灑水作業,道路沖灑水率達到90%,確保了降塵效果。
四是規范道路灰帶治理。自行研制配發小型道路沖洗車112輛,按照“掃、沖、刷、清”的程序作業,保潔員推掃道路積塵,水車沖洗道路灰帶,棕刷刷洗路面污漬,最后再清掃清理雜物垃圾,達到路面見本色。
人員設備配備標準化。一是保潔人員配備。制訂人員配備標準,施劃作業標段,定人定崗。一類道路按兩班制作業,每3300平方米配備保潔員1名;二類道路按1.5班制作業,每3800平方米配備保潔員1名;三類道路按1班制作業,每4800平方米配備保潔員1名。同時,將綠化帶和人行道納入保潔范圍,按三類道路標準配備,全區保潔員人數達到3046名。
二是機械設備配備。為每個保潔所(站)配備道路灑水車兩輛,垃圾巡回收集車1輛,電瓶巡查車1輛,小型道路沖洗車10輛。每名保潔員配備保潔三輪車1輛,每季度及時配發大掃把、小掃把、簸箕及“野廣告”清理工具等。
三是應急隊伍配備。建立區、街兩級應急保障隊,區級應急保障隊由區市容園林局負責,統一調配;街道應急隊固定為10人,配備專業車輛,對渣土拋撒、積雪積冰和秋季落葉等及時反應、快速處置。
購買服務管理標準化。將轄區二環路、唐延路等46條道路的清掃保潔服務工作外包,由7家專業公司承包負責,政府部門嚴格監管企業。嚴格資格準入標準。每年對外包道路公開招標,發布招標公告,嚴格招標程序,選用具有“道路清掃保潔”資質及相關環衛作業經驗的企業。嚴格日常管理標準。對外包服務質量實行“日檢查、周通報、月考核”,考核結果與承包經費掛鉤,將10%作為保證金。
問題:檢查考核不量化——管理要求不統一,百米路段雜物不多于幾處、“野廣告”不多于幾個、道路灰帶治理到什么程度、機械化清掃達到什么要求等考核標準不細化。
做法:落實標準,實現監督考核標準化。
一是監督檢查標準化。采取“綜合檢查、專項檢查、日常巡查”相結合的方式,明確了區級領導、區級部門、街道辦事處的檢查頻次和標準,問題發現率、查處率達100%。
二是考評考核標準化。制訂《市容大環境考評獎懲辦法》,細化考評內容28項,每月排名、每季度兌現,區財政每年拿出150萬元資金予以兌現獎勵,年度考核結果納入全區目標考評之列。
三是責任追究標準化。制訂《道路清掃保潔責任追究暫行規定》,明確區級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保潔公司各級管理人員和保潔人員的工作職責,實行追責問效。